当前各类网站、客户端、
即时通讯工具、社交媒体平台、
直播、短视频、音频、自媒体等
新平台新应用上,
假新闻和新闻敲诈问题频频发生,
严重破坏网络传播秩序,
危害网民合法权益,成为网络公害。
为扎实推进杨凌示范区舆论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以依法查处假记者、依法查处新闻敲诈、整治网络舆论环境为重点,治理虚假报道,监督新闻行业不正之风及从业人员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营造团结鼓劲、和谐有序的舆论氛围,推动杨凌示范区追赶超越发展。现面向社会公布舆论环境违规问题线索举报方式,接受群众监督举报。
举报内容:
杨凌示范区范围内新闻媒体
及其从业人员涉及虚假报道、
新闻敲诈等违法违规行为。
碰到假新闻、假记者快拨打这个电话举报电话:029—87036215029—87030998或者发送电子邮件举报举报邮箱:ylxu-anchuanbu@126yangling-wangxinban@163
净化舆论网络的环境
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欢迎广大市民群众踊跃举报
我们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进一步清朗示范区的舆论环境
凝聚追赶超越的强大正能量
相关链接
如何界定“四假”和“新闻敲诈”、怎样向有关部门举报、处罚方式有哪些?
1、什么是“四假”?
假报刊
包括假冒、伪造国内刊名刊号或无刊号出版的报刊,利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出版的报刊。
假记者站
指未经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擅自设立的报刊社记者站或从事采编活动的工作站。
假记者
假冒记者或新闻采编人员身份非法从事有关活动的人员,包括冒充记者或新闻采编人员身份的社会闲散人员、新闻机构离职人员、新闻机构非采编人员和各类网站工作人员等。
假新闻
即违背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捏造、混淆视听的各类虚假新闻报道。
2、什么是“新闻敲诈”?
“新闻敲诈”是指新闻记者或假记者利用所谓的新闻采访活动,以“曝光”为名实施敲诈勒索,索要钱财的违法行为。
3、哪些人员可以从事新闻采访活动?
从事新闻采访活动的人员,必须持有新闻出版总署统一印制并核发的“新闻记者证”;新闻单位中暂未持有新闻记者证的采编人员从事采编活动,必须在本新闻单位持证人员的带领下进行。任何人员不得使用其他证件从事新闻采访活动。新闻出版总署以外,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制作、发放、销售专供采访使用的证件。
4、对于假记者和“新闻敲诈”的处罚有哪些?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对于假记者和“新闻敲诈”的处罚为:
新闻机构的新闻记者
借新闻采访活动牟取利益,借舆论监督进行敲诈勒索、打击报复等滥用新闻采访权利的行为,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处3万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新闻记者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社会组织或个人
擅自制作、仿制、发放、销售新闻记者证或采访证件,假借新闻机构、假冒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访活动或以新闻采访为名开展各类活动的,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查处,没收违法所得,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编辑:王晴晴